中国实践- 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

世界遗产大会经过决议,把中国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国是个遗产大国,现在有57个世界遗产,自然和文化遗产都是*多的。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中国的世界遗产事业一直在不断发展,努力实现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着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有一张图片显示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场景。中国一共有57项世界遗产,其中一项就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这个地方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包括5片古茶林、9个古村寨和3片防护林。千年来,山里茶绵密,茶林环绕村庄,形成了一段古老的人茶共生的故事。现在,当地修订和完善了20多项针对古茶林保护的规章制度,遗产村落进行了文物建筑修缮和基础设施改造,写下了现代遗产保护的篇章。 李群,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兼国家文物局局长,表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展现了尊重自然、保护山林的朴素生态伦理思想,蕴含了因地制宜、绿色发展的传统农耕知识体系,承载了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多民族社会治理理念,生动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点。 几千公里之外,还有一群人在与时间赛跑,为保护世界遗产而努力。 在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多个实验室中,工作人员认真记录科研数据。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有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2000多身彩塑。它不仅是中国的千年瑰宝,也是古丝绸之路上多元文明交流和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见证。1987年,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批世界遗产之一。 物质文化遗产无法逃脱时间的追逐。如何保留敦煌千年的辉煌,一直是莫高窟人所面临的难题。 经过多年努力,莫高窟进行了崖体加固、风沙防治,并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实时监测洞窟的微环境,开展数字化保护,建立了多个实验室。现在,莫高窟已经从被动的抢救性保护转向了主动的预防性保护,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科学保护体系。

从2006年开始执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到各地都陆续出台相关保护条例;从完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到实施各项重点生态工程,中国一直都很重视世界遗产的保护。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2020年世界遗产展望》评估报告中显示,中国有18处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的整体保护状况都很好,比国际平均水平要好。

这是2021年7月8日在泉州的开元寺的日出中拍摄的照片。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现在的时机到了:古老的遗产正在焕发现代的新生

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项世界遗产。

“自从泉州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两年以来,世界遗产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泉州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吕秀家说,现在去泉州的话,到处都能看到、听到,甚至能吃到世界遗产的元素。

在日前举办的泉州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上,世界遗产IP“宋元中国·海丝泉州”是一大亮点。大家看到了一个视觉盛宴——大型情景文艺演出《遇见泉州》很精彩,把传统戏曲和时尚科技结合起来,给观众展示了千年海丝泉州的故事。

泉州旅游美食IP“宋元‘泉’席”也在大会开幕当天发布了。泉州本地的美食加上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多元饮食文化,融合出中西方结合的特色佳肴。希望大家不仅通过舌尖尝到泉州菜,也能与世界遗产相遇。

世界遗产和时尚也可以携手合作。安踏、匹克等国际运动品牌都是泉州的,当古老遗产碰上现代时尚,就有了世界遗产联名款。

今年,泉州的世界遗产地成功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和管理”项目的第五个试点地,被命名为“古厝新声”。

联合国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进一步保护和捍卫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要求。如何更好地活化利用世界遗产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的陈耀华主任表示,实现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把遗产保护放在**位,然后将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为世界遗产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并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嘿,看这些照片!敦煌中学的学生在操场上跳敦煌舞课间操,看起来太帅了!照片拍得真好,让人觉得仿佛亲眼目睹现场。

听说这是*近网络爆红的视频,有上万个赞!

这个课间操叫做《舞美敦煌》,它巧妙地融入了莫高窟中的天宫乐舞和民俗歌舞等元素。看起来,学生们真的深深地热爱敦煌文化,他们将这份热爱和激情融入到每一个动作中。网友们都说,这是在学生心中播下了敦煌文化的种子。

敦煌是世界遗产,我们要好好传承它!现代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能够永久保存和利用文物,但是文化和精神的传承还是需要人们代代相传。

故宫博物院给中小学生准备了各种专题教育项目,还开发了“故宫青少年博物馆在线教育资源平台”和“故宫云课App”。嘉峪关关城景区培养了许多小小讲解员,还举办了“我在嘉峪关修长城”的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了解长城的建造历史。红河哈尼梯田则举办了农耕技能大赛和实景农耕文化节等活动,传承和展示了古老的农耕文化。通过各种推广和传承活动,中国各地的世界遗产融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中。 苏国文今年77岁,住在景迈山古茶林中的芒景上寨,他是布朗族祭茶祖仪式的传承人。当申遗成功的晚上,他也在兴奋欢庆的人群中。他说:“景迈山古茶林的遗产是人创造的,保护遗产也需要靠人。我们要继续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记住祖先的教诲,保护好茶园和茶树,代代相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记者齐菲、许雪毅、严勇、张玉洁、房宁)
上一篇:中国东盟博览会签约项目投资额超4800亿元
下一篇:墨子巡远镜正式启用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